本报讯(记者陈宗立通讯员王文扬、丁松虎)中共甘肃省委党校自1952年建立以来,逐步建立健全新的教学体系,目前已形成了以进修班、培训班、理论班和研究生班为主体班次,以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为主要课程,学制长短结合,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。在这里,包括少数民族干部在内的“十万大军”,接受过或正在接受着大专、本科、研究生学历教育。他们对甘肃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而有力的推动作用。
据甘肃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文学介绍,该校注重引导学员在攻读原著上下功夫。各主体班次开学初都要安排一周时间集中自学《邓小平文选》,要求学员认真做好读书笔记,并安排一次读书辅导和两次测试,同时,紧紧围绕江泽民同志关于“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”的要求,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提高思想政治素质。另外,开办当代经济、科技、管理等方面的系列知识讲座,使学员开阔眼界,增长知识,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。这种强化培训,由于主题明确,效果较好,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。
甘肃有2个自治州,7个自治县,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。为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,从1995年开始,甘肃省委党校举办了少数民族中青年干部培训班,一年一期,每期50人,主要学习邓小平理论、市场经济理论、党建理论和民族宗教政策,探讨民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问题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受到省委的肯定和民族干部的好评。
近年来,甘肃省委党校还组织教研人员和学员走出去,到上海、江苏等发达地区和甘肃的一些贫困县进行实地考察,从社会现实中寻求理论的支点,寻求研究的题目。1997年,调研人员在掌握了充分的第一手资料,撰写出了《千里古道谱新曲——河西地区农业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》、《走近南方——苏南经济发展启示录》等多篇有分量的调研报告,为地方党委、政府的工作提供了参考。1998年,他们又赴甘肃省较贫困的甘南州的部分县、乡、村、户,就该省扶贫攻坚的“硬骨头”——高寒阴湿区和石山区的扶贫开发问题,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作了专题调研,既开阔了思路,又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情感。